8.12.05

最好的時光 vs 最後的時光

近日看了兩套名字很像的電影﹝如題﹞,多數朋友誤以為我錯讀了侯孝賢導演最近在康城得獎的佳作《最好的時光》為《最後的時光》。其實後者跟前者確有相似之處:同樣是大師級的作品。

《最後的時光》﹝Le Temps qui reste﹞是法國著名導演O先生﹝Fransçois Ozon﹞的近作。喜歡看歐洲電影的朋友應該不會對O先生的名字感到陌生,他的作品包括《泳池情殺案》、《八美千嬌》等以女性為主題的懸疑電影。我只看過O先生三部電影,但已感受到他強烈的個人風格。他處理畫面及情節的手法實在令人拍案叫絕。《最後的時光》以死亡為主題,男主角是個年青的攝影師,突然獲悉自己只剩三個月命,究竟他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?導演沒有安排煽情的畫面﹝例:《再說一次我愛你》﹞,反更能觸動人心,令人感受到淡淡的憂傷。最後一幕的感覺更是震撼﹝不想揭露,以免影響想看的人﹞。我坐到字幕都播完字幕還不想走,這恐怕是電影才有的魔力﹝至少對我而言﹞。電影不只好看,還令觀眾反思:如果預見自己的死亡,究竟你會選擇怎樣面對?

《最好的時光》都是一齣很好看的電影。有說是侯導演至今最好的作品,亦有說是他最商業的作品。是不是最乜乜並不要緊,反正好看就是了。之前只有影藝上映,我未能趕及在落畫前給各位介紹,不好意思!不過這部電影應該很有機會發行影碟,有興趣的話可以補購欣賞。

相信不少人都知道這部戲的主角是舒琪和張震。故事講述兩位主角飾演在三個不同時空下三對男女的關係。侯導演處理三段關係的手法因應時代背景而有所不同。最特別的是第二段:一九一一年大稻埕,藝旦與詩人的感情。

首先特別喜歡導演用默片的手法處理,即是背景音樂加上字幕咭,根據那個時代的電影發展去做,勁!﹝只是導演沒有去到盡用黑白片,有點遺憾﹞由於不能用聲音表達,演員要善用身體語言和表情,我真的從舒琪的表情動作看出她的委屈!這個康城女主角當之無愧。另一個特別喜歡這段的原因是它的故事。我不熟悉歷史,但從影片大約猜到當時是維新運動,其中的梁先生康先生應該是梁啟超康有為吧?詩人醉心維新運動,對藝旦雖然有情,卻沒有把她放在心上。我想,在這種非常的大時代下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、男女間的感情最容易成為犧牲的對象。就是甚麼為了國家,不顧兒女私情云云。即使不是身處如此這般的大時代下,人又何嘗不是為了忙這忙那,而沒有好好珍惜與身邊的人的關係?希望各位在努力爭取自己沒有的東西之餘,能好好欣賞一下自己所擁有的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